盖州市落实基层党建九项重点工作,狠抓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采取五步工作法,提高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能力。
知政策、定思路、传方法。要求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明确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扶贫开发政策,吃透上情,把方向找准, 把目标弄清楚,把市委总体部署和意图理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采取召开座谈会、村民代表会、支部学习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介,全方位宣讲上级关于精准扶贫、整治贫困村的决策部署和思路目标,让驻点村群众家喻户晓。
摸底细、熟人头、多沟通。要求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要当好学生,熟悉情况。要迈开双腿实地察看地理环境。包括所驻村的交通区位、村屯布局、交通路网、等标志性建筑。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尊重群众风俗习惯,组织开展座谈、评议、问卷、统计等多种形式的调查活动。特别是帮扶贫困对象,要逐户、逐人摸底,精准识别分类,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甄别建档立卡贫困户,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准确性、真实性、公正性,为实施分类帮扶打下基础。要求第一书记带头进村入户,摸清基层党建“掉”在哪里,村级管理“难”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针对。
勤谋划、识准人、求外援。要求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与市乡分管领导和帮扶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看自己了解的情况与组织上掌握的情况是否吻合,共同研究如何开展工作。积极与所在村的干部进行交流。看有哪些政策可以争取,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哪些力量可以整合,逐步理清推进工作的措施和思路。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争取各方面力量对本村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状况进行实际支持。特别要协调把本村人才优势发挥出来,主动争取原籍本村党员干部或本村在外成功人士为家乡建设出谋献策,给予实际帮助。
转模式、引产业、上项目。要求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争取各方资助为民办实事的同时,下功夫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脱贫。一要帮助所在村选定发展产业的方向。要考虑群众意愿、群众特点、群众习惯,立足本村实际来选择,重点发展那些有群众基础、有历史传统、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把优势做足。二要帮助所在村定好产业发展的计划和规划。帮助村里把产业的上下游链条分析清楚,把市场的利弊风险分析透彻。支持村民建立经济合作组织。三要帮助村里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动员、引导和联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联村包户上
育人才、带党员、强组织。在回乡大学生、青年创业能手、农村复员军人中发现人才,加大培养力度。使各类人才源源不断成长起来,带动农村真正走上脱贫致富路。以“党员创业帮扶工程”等相关政策为依托,要求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从农村党员中挑选致富能手,帮助他们创业致富,再通过党员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第一书记要强化组织建设,选好带头人,帮助定规矩、长本事。只有组织建好了,才会留下不走的“工作队”。
|